2008年爆發的經濟危機的影響之深遠,讓所有政府想起來都頭痛不已,讓每一個身處社會的人想起來都心有余悸。但是,本刊認為,人類面臨的能源問題,遠比經濟危機要讓大家頭痛得多。
能源問題研究專家陳新華博士在其《能源改變命運——中國應對挑戰之路》一書中指出:能源問題是人類面臨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為嚴峻的挑戰”。能源危機一旦爆發,將比今天的經濟危機更可怕。
也許你也已經注意到,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其公布的經濟振興計劃中,有一半以上涉及到能源產業,美國正在掀起一場能源革命,這場革命被有關學者稱為“比十年前的it革命意義更為重大、更為深遠”,“是農業文明以來最偉大的革命?!备锩暮诵氖谴罅Πl展新能源,建立“清潔的能源結構”。
在經濟快速增長與能源環境矛盾日益尖銳的形勢下,能源革命不僅是奧巴馬的選擇,也是各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的共同選擇。
中國政府從1991年開始舉行全國性的節能宣傳周活動,推動企業的節能減排,提高全社會節能減排的意識,不管是工業上采用變頻改造進行節能,還是現在新興起的能源合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抑或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節能燈具,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在存在的能源問題。要想解決能源危機,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
中國第一座核電站于1991年并網發電,截至2008年,我國核電裝機總容量為907.8萬千瓦,在30多個有核電國家里排名倒數第一,但是,目前我國正在建和規劃核電規模都是世界最大的,不用太長時間,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的核電大國。
來自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的數據稱,截至2008年底,中國風電總裝機規模已經達1217萬千瓦,遠遠超過“十一五”初期預測的500萬千瓦目標,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四位;預計到2010年風電總裝機容量有望突破3000萬千瓦。國際風能理事會(gwec)確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風電發展最快的國家。”
……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例如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產業鏈中,中國恰恰缺失了開頭的提純技術和收尾的市場普及這最關鍵的兩個大頭,結果,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出現了“把清潔送到全世界,卻把污染留給自己”的尷尬局面;沒有核心技術:中國組裝一臺風機有20%的核心部件需要進口……
能源危機猛于經濟危機,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不能掌握新能源未來競爭的關鍵——技術,中國將難以保證不會再次淪為“世界工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