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防滲漏標準做法
1、外墻洞口、穿墻螺桿做法

普通螺桿封堵節點做法 一

普通穿墻螺桿封堵節點做法 二

外墻外側橡膠塞封堵節點做法

一次性穿墻對拉螺桿封堵節點做法

混凝土外墻封堵支模

砌體外墻孔洞支模
備注:一般情況下,孔洞尺寸小于等于100mm時,可用水泥砂漿(添加防水劑和膨脹劑)分次封堵;當空洞尺寸大于100mm時,可采用細石混凝土封堵。
螺桿洞(花池、水池、屋面(露臺)砼反檻,地下擋土墻等長期與雨水接觸的結構和構件要求采用止水螺栓)
1)在螺桿洞外側鑿出20mm深、直徑40mm喇叭形
2)沖洗濕潤后用1:2纖維防水砂漿(略干)(0.9公斤杜拉纖維/立方米砂漿)擠入孔內灌滿(嚴禁空孔)、外側補成圓餅狀并凸出墻面2mm
3)砂漿應及時進行養護,并檢查是否有細微裂縫或空鼓
腳手架鋼管洞(詳見節點圖)
1)膨脹C20細石砼堵塞密實,表面比墻面低20mm;(要求隱蔽驗收)
2)面刷2.0厚JS防水涂膜(寬出洞邊100);(要求隱蔽驗收)
3)外墻抹灰前預先封抹凹入處與墻平
空調預留管洞(詳見節點圖)
1)空調預留φ80的PVC套管(在梁中應預留鋼質套管)。預留管須坡向室外,內側管口比外側管口高20mm~30mm,且外側管口凸出外墻裝飾面60mm~80mm,改為內外側管口與內外墻裝飾面平齊。

散水防滲漏做法
備注:散水坡度一般為3%~5%,寬度不小于800mm,當有外檐時,應比外檐長出200mm;混凝土散水每隔20m設置伸縮縫,同時在外墻陰陽角處設置對角縫,散水與外墻勒腳處應留縫,縫寬20mm,縫采用瀝青油膏嵌縫密實。

雨篷空調板做法
備注:防水層上翻和延伸長度不小于300mm。此做法適用于凸出外墻的腰線、空調板、雨棚板及凸窗上部等節點防滲漏,并且板下檐三邊必須設置滴水槽或者滴水線。
2、混凝土外墻穿墻管防滲漏做法


混凝土外墻防滲漏做法
備注:本做法適用于±0.000以上混凝土外墻,穿墻套管其兩端必須與墻面平齊,套管預留時須按照內高外低的原則設置坡度,主體結構施工時應將套管兩端封堵好,避免澆筑混凝土時封堵套管,套管與管道之前的縫隙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充密實,且端面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設在套管內。柔性填充料可選聚氨酯發泡或石棉繩。
3、砌體外墻穿墻管防滲漏做法


砌體外墻防滲漏做法
備注:本做法適用于±0.000以上砌體外墻,為保證穿墻套管節點的防滲漏結果,在管道位置宜采用混凝土預制塊代替砌塊,預制塊內套管應內高外低,預制塊混凝土的標號為C20。
4、外墻變形縫防滲漏做法

外墻防滲漏做法
備注:本做法適用于±0.000以上的外墻變形縫;定型成品擋水板材質為不銹鋼;鋁合金、鍍鋅鐵皮;擋水板應當安置在抹灰找平層上。
本文標簽:外墻防滲漏標準做法
* 由于無法獲得聯系方式等原因,本網使用的文字及圖片的作品報酬未能及時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請《外墻防滲漏標準做法》相關權利人與機電之家網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