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一、什么是產能效率1.輕音樂和進行曲
有位專家曾經說:“我到很多工廠去,不必看現場,光聽聲音就知道工廠效率好不好。如果聽的聲音是慢節奏的輕音樂,讓人昏昏欲睡的,效率肯定差;如果聽的是進行曲,節奏快,效率肯定好。”其實,這段話就反映了企業里節奏與效率的關系:節奏快,效率就高;節奏慢,效率就低。
2.產量和產能
身為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明確自己企業的產量和產能。產量是實際產出的數量,產能是企業的生產能力。產量是受產能限制和生產安排的影響而不斷變化的,而產能在企業的設備、環境一定的情況下是基本穩定的,這就是企業的標準產能。
企業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明確的知道企業的產能,他就不知道企業有多大的改善空間,他就不明確接到多少訂單的時候,企業就會生產不出來,還有很多問題他都無法確定。所以,管理者必須先弄清企業的產量和產能以及企業的標準產能是多大。這些弄清楚以后,也許不需要做任何改善,企業的生產效率就已經翻倍了。
3.真正的效率是什么
真正的效率提高應該在三個前提之下:
◆質量保證
◆安全保障
◆作業合理
也就是說,要提高效率,必須保證產品質量合格,人員不會受傷害,作業維持合理性,這才是真正的效率,否則都是假的效率。
二、提高效率的方法
(一)簡明工作因素法
簡明工作因素法,是把工作簡化到只有三個主要動作:拿取、搬運、組合。所有的動作就是這三個動作的組合,這三個動作都是常識可以判斷的。這個簡明工作因素法的作用有:
1.動作分析、方法改善的觀念及技巧
動作分析、方法改善的技巧,是說對動作的正確與否、經濟與否、合適與否做出分析和改善,而且,這些改善是可以讓領班和一線的車間工人學會和掌握的。
2.正確的作業標準
把經過方法改善之后的動作定成作業標準,叫做正確的作業標準。
◆徹底改善且具競爭優勢
工作方法的改善要徹底,而且要正確、有競爭力,否則改了也是亂改,效率不但不會提高,反而會降低。
◆每個人的做法及結果一致
正確的標準是說,不論由誰來做,只要按照標準去做,做出來的動作和結果都是一致的。很多車間,相同的操作過程由不同的人來做,動作不一致,結果也不一致,這說明作業標準有問題。
◆正常作業及變化調整、狀況處理的交戰手冊
很多作業標準里都忽略了幾件事情,一個是正常情況下如何做的標準,一個是異常狀況下如何處理的交戰手冊,還有一個是人如何獲得支援的做法標準,這三個標準是好的作業標準所必須具備的。
好的標準一定要讓作業者有所遵循,實在沒辦法遵循一定可以找到人支援,處理一切事情都有章法可依,而不會坐在那里等待。
3.科學分析的標準時間
◆可印證、可測試,正常人做得到
首先,它必須可以驗證,可以測試,而且只要是經測試驗證過的時間,正常人都可以做得到,如果做不到,就表示這個科學分析的標準時間不正常了。
◆動作錯誤、節奏緩慢、異常干擾的改善
◆輕松順暢高效率
上述三個問題一經解決,動作已校正,節奏已正常,異常干擾已消除和改善。這時對測試的科學時間,正常人一定能做得到。這樣生產效率就會翻倍升上來,而且工人們還會感到更輕松更愉快,這種工作狀態被稱之為“輕松愉快做好工作”。
(二)生產線及流程平衡
1.生產線及流程平衡
很多生產線都有一個損失,這個損失在習以為常之后,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它的存在,這就是不平衡損失。什么叫不平衡?簡單地說就是一條生產線中,存在一些生產速度慢的環節,這些環節被稱之為瓶頸關。瓶頸關決定著生產線的速度,決定著整個流程的速度。如果一個企業的瓶頸很嚴重,它的不平衡損失就相對嚴重。所以要減少損失,就要使生產線平衡或流程平衡。
◆ 平衡效率須達90%以上
根據經驗,一個生產線如果做好了平衡,它的平衡效率應該達到90%以上。可見,達不到90%以上平衡效率的生產線,都是不平衡的生產線,都應該得到改善。
◆ 設法突破瓶頸關
瓶頸關很容易發現,如果發現在生產線上有一個環節堆積了很多半成品,它做不來大家都要等,那么這個環節就是瓶頸關。 只要把瓶頸的速度提高,整個生產線的效率就至少提升30%。因為瓶頸關的損失通常至少是30%。
現在很多工廠缺員工,大約缺10%。如果將這個瓶頸打開,效率提高30%,那么就沒有必要增加人了。
◆ 充分調度降低不平衡損失
在企業里,并不是每一個環節都在忙,往往是這個環節忙的時候,其他環節的人卻很閑,這就涉及到調度的問題。 假設能夠調度那些多余的人力來支援瓶頸關,就會發現人力配制只要原來的70%就夠了。或者說,如果不減少人員的話,現有人員可以達到現在生產水平的130%到150%的產量。
所以,充分調度是消除不平衡損失的一個必要做法,但很多企業都覺得這樣做很麻煩。現在工人的工資提高了,找人不是件容易事,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進行合理調度。
2.產銷順暢
◆ 依標準產能接單及排產銷計劃
企業里經常出現接單不足產能浪費和接單過多產能不足的情況,這就是產銷不順暢的表現。要解決這種情況,首先要明確企業的標準產能,然后依標準產能接單及排產銷計劃。
這樣,只要在標準產能的范圍內,業務人員就可以放手接單,如果生產單位不能按時做出來的話,就是生產單位的責任。業務人員放手接單,他的業績就是以前的兩到三倍。
◆ 各方面異常問題的根本解決
影響產銷的異常包括經常改單、插單、急單,包括材料質量不達標、交期晚,也包括倉庫的料賬不符、生產機器的故障、質量不良等,這些異常要加以根本解決。否則,交貨以后因為質量不良被退貨,就會打亂整個產銷計劃,產銷還是不會順暢。
異常如何根本解決?在營銷的部分,如果業務員跟客戶事先把規格確認書談好了,客戶改單等很多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在企業內部,存在的下列問題也要逐一改善:
① 不良重工
不良重工就是生產出不良品,需要重新生產。不良重工,必須要加班,加班如點還是解決不了,進度就會被推遲。
② 缺料待工
缺料待工的造成有可能是企業成長過快,而供應商沒有同步成長導致供貨不及時造成的;也可能是業務人員接的訂單過急,倉庫里沒有庫存造成的。缺料待工讓很多企業有錐心之痛,因為看著訂單做不出去,被取消,真的是損失巨大。
出現缺料待工問題就要及時停工追查責任。經過多次的追查會發現,大部分的責任都來源于公司的內部,而非供應商的責任。并不是供應商的產能有限,而是企業的采購部門下單太晚,供應商來不及備貨造成的。找到了問題的源頭,經過改善之后,缺料停工的問題就會減少了。
③ 機故停工
造成機故停工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維修保養的問題,也可能是設計變更過多的問題。機器故障如果是保養不良造成的,做好保養,可以做到機器零故障;解決設計變更過多的問題,要求業務人員在接單的時候要跟客戶確認好規格,開發要做標準規格設計,再加上各級管理能夠配套,設計變更大概可以消除90%。
④ 淡旺季、大小月落差大
淡旺季、大小月造成的產銷不平衡,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苦惱。在旺季,加班也趕不出來;而在淡季,又一堆人沒事做。這種問題在國有企業不存在,因為是計劃生產,生產出來就能賣掉。每年的淡季是固定的那幾個月,既然是固定發生的,就能提前準備,提早做規劃,就可以讓淡旺季、大小月的落差降到低,不平衡損失也會減到低。那么如何作好規劃呢?
一,開發互補性的產品,充分利用淡季的產能。例如,自行車的銷售冬季是淡季,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開發運動車、室內健身車,生產設備完全一樣,剛好互補。
第二,改變產品的屬性。例如,冰,本來是夏天吃的,現在冬天吃完火鍋,很多人也喜歡吃冰,這就是屬性的改變。屬性一改,雖然它不能夠有旺季的銷量,但是至少淡季的銷量跟旺季不會差太多,這樣就不會造成產能損失。
第三,利用外貿來調整。本來是夏天用的產品,到了冬季可以出口到東南亞等地,那邊沒有冬季,仍可使用。所以,在旺季的時候進口,淡季的時候出口,也可以讓淡旺季的不平衡損失降到低。
◆ 做好產銷協調
做到產銷協調,就要求各個單位在事前把問題提出來解決掉,做好承諾,即使出現問題,事后也不推卸責任,這就叫產銷協調。而不是只由生管單位按照它自己安排生產計劃,其他各單位都不承諾,后做不到又互推責任。
所以產銷協調,要把跟產銷有關的所有單位找來,召開協調會。假設排定一個產銷計劃,產就是生產計劃,銷就是出貨計劃,在這樣的一個生產出貨計劃上,看各配合單位、后勤單位、執行單位能不能執行,有什么問題,能不能解決,以后能不能照做。做好這樣的協調,這個產銷計劃才是可以執行的,才不會有不能執行的困擾。
◆ 掌控實際進度并做好調度
實際執行中,如果進度沒有按照計劃在執行,中間有一點小的變動,生管人員就要及時去調度,盡量彌補這個進度,讓它吻合當時的產銷計劃。
這關系到產銷計劃的威信,任何人必須照做,有狀況必須處理,必須調度,沒有做到的要追究責任,要改進。這樣產銷才可以進入順暢狀態,公司的業務、管理都會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