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益生菌是一類對機體生長發育有益的微生物,正常動物體內都會攜帶,腸道健康的家禽其體內益生菌會處于優勢地位,很少出現消化道疾病,當菌群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現失衡時,就會發生腹瀉,過料等腸炎表現
1:腸道微生態及耐藥菌
雞腸道菌群在1日齡就已經開始形成,4日齡時菌群數量增加直到第2周左右開始變得穩定,菌群很容易受到飼料、飲水以及環境中微生物種類及數量的影響,抗生素是否規范使用也會影響菌群的形態,濫用就容易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甚至能產生多種抗生素都耐藥的超級細菌,目前,新獸藥的研發速度遠低于耐藥細菌產生的速度,要想控制這些耐藥菌,臨床上一般都是通過輪換用藥,加大用藥劑量延長用藥周期等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見到效果,但長期使用又導致了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
2:常見致病菌及發病機理
家禽臨床常見的腸道致病菌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魏氏梭菌以及志賀氏菌等,當在特定時機和條件下,這些致病菌在數量和質量上超過腸道內的益生菌時,微生態就會失去平衡,從而引發一系列臨床表現,我們所說的特定時機和條件,主要包括飼料和飲水的微生物超標,雞群發生應激,其他病原體繼發感染以及濫用藥物致使有益菌被大量殺滅等,腸道菌群失調會導致潛在病原菌數量快速增加,其代謝過程產生的毒素會對腸黏膜造成破壞,黏膜表現增厚,壞死和脫落,而很多分泌消化酶的腺體處在黏膜中,黏膜受破壞后消化酶的分泌會受到影響,導致飼料的消化和吸收受阻,影響雞生長發育
3: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是相對于有害菌而言的,是對機體腸道有調理作用的微生物,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益生菌添加于飼料或飲水中供雞口服,可使雞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一直保持優勢狀態,從而對有害菌進行競爭性的抑制, 防止疾病的發生
第二:益生菌在繁殖和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機酸、維生素、多肽、促生長因子、黏膜修復因子等。可促進雞的生長和發育,降低
料肉比和料蛋比,提高生產性能
第三:長期使用益生菌的雞,其腸黏膜會受到菌群的刺激而產生分泌型抗體,這種抗體能對腸黏膜提供長期的保護
第四:以乳酸菌為代表的益生菌能在腸黏膜表面定植,通過占位效應使得有害菌失去腸黏膜的定植位點,從而減少腸道感染的發生遙
4:常見的益生菌種類
獸醫臨床常見的益生菌分為定植性益生菌和非定植性益生 菌兩類遙 定植性益生菌主要為乳酸菌類袁如植物乳桿菌、乳酸乳、球菌、糞腸球菌、凝結芽孢桿菌等,口服后能在腸道內壁進行長期定植,且半衰期一般都能達到一周以上,但具有保存困難,保質期短的缺點,非定植益生菌主要為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丁酸梭菌等,這些菌口服后無法在腸道內定植,只表現一過性,又稱之為過路菌,但保質期較長,帶芽孢的菌體產品保質期甚至能達數年之久
5:科學使用益生菌
益生菌對家禽養殖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已經得到業內的廣泛共識,是目前使用較多的飼料添加劑之一,其使用過程中需講究科學,否則不但不能起到效果,還會導致較大損失
5.1 推薦拌料使用
雖然含有益生菌的微生態產品口服后都能表現出較好的效果,但筆者推薦以拌料的方式給藥,一是由于相對于集中飲水給藥,采食過程是不間斷持續過程,有利于益生菌連續不斷進入腸道,持續產生效果,二是因為飲水給藥容易出現堵水線問題,而清理水線無疑費時費力,徒增用工成本
5.2 根據產品種類使用對于主要成分為定植性益生菌的產品,由于保質期較短,盡量在保質期內盡快使用完畢,另外,定植菌在腸道內的半衰期一般都能達到 7d 以上, 故給藥頻率可設定一周 1 次或一周 2 次,對于非定植菌為主要成分的益生菌產品,盡量每天都添加,且飼料中的菌數量不能低于 106/g
5.3 選禽用菌種乳酸菌種類的益生菌臨床應用較多,但每一種乳酸菌都具有動物專屬性特征,有些菌是從豬體內分離得到,有些是從牛體內分離得到,有些是從家禽體內分離得到,對于廣大養雞的朋友來講,需使用從家禽體內分離得到的菌種,這樣才能避免因種屬性差異而帶來的效果差別
5.4 避免和抗生素同時使用,抗生素具有抑殺微生物的特征,這種抑殺作用是不具有選擇性的,可以殺滅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巴氏桿菌等致病微生物,也能殺滅益生菌,故在抗生素用藥期間一定要避免和益生菌同時口服使用,用藥結束后,應間隔 24h 以上再使用益生菌制劑,這樣既可避免益生菌對抗生素的消耗,益生菌也能避免被化學藥物殺滅,從而發揮療效
5.5 注意儲存條件
益生菌都是活菌制劑,通常情況下,乳酸菌類的活菌制劑保質期一般不到60d,冷藏條件下可延長袁儲存時盡量放置在陰涼庫中,且不能冷凍,防止結冰導致菌體,芽孢菌類往往保質期較長,一般無需冷藏,但也要在保質期內盡快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