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者網 葛凡梅
近期,2022年年報披露已經拉開帷幕,汽車制造上市公司的業績已相繼出爐。
做強制造業,聚焦先進制造業發展,汽車制造無疑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的主陣地之一。總理在先進制造座談會上請了長安汽車發言,也在考察中也去看了比亞迪的長沙工廠,這也體現了國家對汽車制造業的重視。
根據2022年年報披露情況,截止3月31日,已有9家汽車制造上市公司公布了公司業績。其中有四家企業出現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五家企業營收出現下降。汽車制造行業中,行業龍頭地位穩固,呈現強者恒強態勢。
政策利好市值分化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汽車消費作為消費市場重要的組成,也迎來新一輪的政策支持,比如,以湖北政府為代表的地方政府出臺相關促進汽車消費政策。
汽車制造業利好信號不斷釋放,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也有了積極表現。截至3月31日收盤,汽車制造指數(882444.wi)為13949.26,較3月21日上漲4.97%。不過,汽車制造指數年初至今跌1.06%,而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3.3%。
資本市場上,汽車制造指數內包含的上市公司共有28家。截止3月31日,28家汽車制造企業的總市值為1.73萬億元,市值表現分化顯著,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細細來看,總市值超千億的共有5家企業,分別為比亞迪(002594.sz)、長城汽車(601633.sh)、上汽集團(600104.sh)、長安汽車(000625.sz)、廣汽集團(601238.sh),總市值分別為7453億元、2370億元、1667億元、1182億元、1167億元,對應市盈率分別為44.83、28.67、6.84、33.29、14.47。
汽車制造上市公司中,暫無市值在600億元至千億的公司,市值在300至6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賽力斯(601127.sh)、一汽解放(000800.sz),市值分別為566億元、386億元。市值在100億元至3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10家;市值低于100億元的企業有11家,市值最低的汽車制造企業為亞星客車(600213.sh),為27億元,但是其市盈率達到1421.22倍。
業務多元強者恒強
截止3月31日,汽車制造行業28家上市公司比亞迪、宇通客車(600066.sh)等7家企業發布了2022年年報,中國汽研(601965.sh)、華依科技(688071.sh)2家公司披露2022年業績快報。
舉例來看,比亞迪作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全年銷量為186.35萬輛,同比大增208.64%,銷量問鼎的同時,年度凈利潤規模也首次突破百億元。3月28日晚間,比亞迪披露最新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40.61億元,同比增長96.2%;實現歸母凈利潤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繼停售燃油車后,比亞迪交出了上市12年以來的最佳成績單。
宇通客車作為全球客車領域的領跑者,2022年凈利潤持續增長。3月27日,宇通客車發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2022年,宇通客車實現客車銷售30198輛,營業收入218億元,歸母凈利潤7.59億元,同比增長23.7%。同時,海外銷量增加給公司業績帶來積極貢獻,截止2022年末,累計出口各類客車超87000輛,海外市場不斷突破。
2022年,長城汽車年銷量約107萬輛,同比下降17%,旗下各品牌銷量幾乎全線潰敗,哈弗品牌、中高端品牌wey、皮卡系列、純電品牌歐拉銷量均出現下降。然而,在年度銷量出現向下波動的前提下,公司營收、凈利能夠實現雙增長。長城汽車2022年營收1373.51億元,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82.79億元,同比增長23.09%。
華依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汽車動力總成智能測試技術開發的企業,公司2022年增收不增利。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華依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48億元,同比增長8.50%;實現歸母凈利潤3722.58萬元,同比下降35.83%。對于凈利潤下降原因,華依科技解釋主要是由于研發費用增加、因實施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增加、加快產能建設進行融資導致融資成本增加等情況所致。
中國汽研是我國汽車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商之一,主營業務為包括技術服務業務和產業化制造業務兩部分。2022年,受專用車業務市場環境影響,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89億元,同比下降14.24%。同時,公司推進降本增效,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6.54億元,同比增幅14.74%。
汽車消費有望改善
汽車制造作為我國制造業重要組成,2022年汽車制造業實現逆勢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4038.5億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汽車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6.3%。
聚焦汽車制造業,2022年汽車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92899.9萬元,同比增長6.8%,超過41個工業大類行業整體增速0.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5319.6萬元,同比增長0.6%,較整體高4.6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利潤率為5.7%,較2021年下降0.4個百分點。
2022年,汽車產銷增長與行業利潤增長同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延續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并已經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
不過,汽車制造還需新引擎。3月2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汽車制造業營收12847.3億元,同比下降6.2%,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為6.7%;利潤為414.3億元,同比下降41.7%;利潤率為3.2%,同比下滑2.2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為4.7%。
營收、利潤雙降的背后,汽車銷量出現明顯下降。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為362.6萬輛和362.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5%和15.2%。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為311.2萬輛和312.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和15.2%。
面對當前的短期低迷,目前市場對汽車消費仍抱有信心,行業有望繼續環比改善。中信證券認為,2023年1-2月汽車產銷同比下滑主要系購置稅減免和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汽車消費有望在2023年第一季度傳統淡季后迎來修復,終端庫存將得以逐漸釋放,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800萬輛,同比增長4.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