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井道施工中需特別注意以下關鍵尺寸要求,這些內容綜合了國家規范及實際工程經驗:
一、井道主體尺寸
-
井道高度
-
需滿足電梯行程、機房設備安裝及維修空間要求,且不低于電梯最大自由落差
36
-
新增井道高度不宜超過原建筑檐口1.5m,避免影響相鄰建筑日照
27
-
需滿足電梯行程、機房設備安裝及維修空間要求,且不低于電梯最大自由落差
-
井道寬度與深度
-
無轎門電梯井道內壁與轎廂入口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20mm(地坎處)或10-70mm(入口框架上梁處),且入口兩側50mm范圍內凹凸不得超過3mm
13
-
井道完成面最大寬度不宜超過2.1m(多層住宅),深度距原墻面不超過2.0m,以減少對地下管線和道路的影響
27
-
無轎門電梯井道內壁與轎廂入口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20mm(地坎處)或10-70mm(入口框架上梁處),且入口兩側50mm范圍內凹凸不得超過3mm
二、門洞及轎廂相關尺寸
-
門洞尺寸
-
標準門洞寬度1.1-1.5m,高度2.1-2.3m,需比轎廂尺寸略大以確保通行便利
36
-
住宅擔架電梯門洞寬度需≥800mm(舒適型),采用多折側開門形式
23
-
標準門洞寬度1.1-1.5m,高度2.1-2.3m,需比轎廂尺寸略大以確保通行便利
-
轎廂尺寸匹配
-
井道寬度/深度應≥1.5倍轎廂對應尺寸,例如630kg載重電梯建議轎廂尺寸900mm×1100mm(深度×寬度)
23
-
井道寬度/深度應≥1.5倍轎廂對應尺寸,例如630kg載重電梯建議轎廂尺寸900mm×1100mm(深度×寬度)
三、安全間距與結構要求
-
安全間隙
-
運行部件與固定部件水平間隙≥20mm,轎廂與對重間距≥50mm
16
-
多臺電梯井道間需設隔障,寬度≥被保護部件每側加0.1m,高度延伸至最小層站以上2.5m
67
-
運行部件與固定部件水平間隙≥20mm,轎廂與對重間距≥50mm
-
結構件尺寸
-
門頭過梁高度≥350mm,層間圈梁中心間距2.5m,需精準預留
57
-
井道墻體耐壓強度≥24MPa,混凝土墻厚度≥120mm,預埋件位置需符合圖紙
67
-
門頭過梁高度≥350mm,層間圈梁中心間距2.5m,需精準預留
四、特殊區域尺寸
-
頂層與底坑
-
頂層高度需考慮轎廂尺寸和提速需求,底坑深度需滿足緩沖器安裝,超過2.5m時需設安全門或爬梯
47
-
底坑底面設計載荷≥5000N/m2,下方有人員活動空間時需設置延伸至地面的實心樁墩
17
-
頂層高度需考慮轎廂尺寸和提速需求,底坑深度需滿足緩沖器安裝,超過2.5m時需設安全門或爬梯
-
偏差控制
-
井道垂直度允許偏差:
- 高度≤30m時0~+25mm
- 高度≤60m時0~+35mm
-
高度≤90m時0~+50mm
67
-
井道垂直度允許偏差:
五、輔助設施尺寸
-
通風與照明
-
井道頂部通風孔面積≥井道水平面積的1%,照明需覆蓋井道全程,最小點0.5m內需設燈具
67
-
井道頂部通風孔面積≥井道水平面積的1%,照明需覆蓋井道全程,最小點0.5m內需設燈具
-
預留空間
-
井道與原建筑墻面間隙宜為0.2-0.3m,用于管線整理和設備安裝
24
-
井道與原建筑墻面間隙宜為0.2-0.3m,用于管線整理和設備安裝
以上尺寸需結合具體電梯類型(如液壓驅動、螺桿式等)調整,例如強制驅動家用電梯最小井道尺寸可降至950×950m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機電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JDZJ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