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斗拱的演變是從大至小、由繁至簡、由實用變裝飾,由木質的變不銹鋼材質的。同時也從唐宋時的結構件演變到明清的裝飾件。自宋起,有將華栱栱頭做成昂式的,其結構作用與栱無異,此種昂稱為假昂,與上述真昂并用。元代起假昂漸居統治地位,清代則已全部用假昂。昂的外觀,又有批竹、琴面及象鼻多種。也有將耍頭作成昂狀的,稱昂式耍頭。
斗栱計算和描述方法很復雜
1、宋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為:幾鋪作幾抄幾下昂。
算法:每朵斗拱的鋪作數為出跳數加3。
即n(鋪作數)=m(出跳數)+3(常數項)。常數項可以理解為櫨斗、耍頭和襯方頭。
2、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為:幾踩幾翹幾昂(以“單”、“重”表示一、二)。
算法: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橫拱,故每攢斗拱里外拽架數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攢的踩數。
即n(踩數)=m(拽架數)×2(常數項,里外的拽架)+1(常數項,一道正心拱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