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二甲酸鉀作為歐盟推出的替抗促生長劑,在抑菌和促生長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么,二甲酸鉀在動物消化道內究竟是如何發揮殺菌作用的呢?
二甲酸鉀由于其分子的特殊性,它在酸性狀態下不解離,而在中性或者偏堿性的環境中才解離,釋放出甲酸。
大家都知道胃中的pH是相對較低的酸性環境,所以二甲酸鉀能夠85%通過胃進入腸道。當然如果飼料的緩沖能力較強,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系酸力較高的話,部分二甲酸鉀就會解離釋放出甲酸而發揮酸化劑的效果,所以通過胃到達腸道的比例會有所降低。在這種情況下,二甲酸鉀就是一個酸化劑!
李成良等研究表明,酸化劑在飼料中的添加量為10~30kg/t,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動物發生酸中毒。崔細鵬等研究發現,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二甲酸鉀有明顯的抑菌效果,綜合考慮,推薦添加量為0.1%.
3)減緩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促進營養物質在胃腸中的消化。Manzanilla等研究發現,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5%甲酸,可降低胃內干物質的排空率。
4)改善適口性。
5)抗應激,改善生長性能。
6)提高日糧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二甲酸鉀含28%鉀離子,有效補充鉀離子。為了確保豬能夠得到足夠的鉀營養, 我們建議在配合各種豬日糧時, 鉀在總日糧中的含量應當在0.75%-0.9%。根據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以在日糧中適量添加二甲酸鉀。
同時二甲酸鉀作為替抗促生長劑,具有緩慢釋放甲酸的作用,能夠降低胃腸道PH值,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日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