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情
灌漿料局部表面現象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產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灌漿料表面被破壞;。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灌漿料的水分被吸去,使灌漿料失水過多出現麻面;。3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4模板隔離劑涂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灌漿料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5灌漿料振搗不實,氣泡未,停在模板表面現象形成麻點。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灌漿料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
產品特點:
1、高強、早強:2小時抗壓強度≥20Mpa,1天抗壓強度≥35Mpa,3天抗壓強度≥50Mpa。
2、超流態:初始流動度≥320mm,可填充全部空隙,滿足設備二次灌漿的要求。
3、無收縮:具有微膨脹補償功能,消除水泥硬化收縮現象,灌漿后保證設備與基礎之間緊密接觸,確保高精度的安裝需要。
4、本品允許在-10℃以上氣溫環境下施工,經200萬次疲勞試驗效果良好。
施工工藝:
材料制備:
1、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嚴禁用手電鉆式攪拌器。如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先加入2/3的用水量攪拌2~3分鐘,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
2、每次攪拌量應視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證40分鐘以內將料用完。
3、現場使用時,嚴禁在灌漿料中摻入任何外加劑、外摻料。
4、推薦用水量:13~15%。
5、參考用量計算:2300~2400 kg/m3。
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施工說明:
1、基層處理:清掃設備基礎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浮灰、油污和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設備基礎表面應充分濕潤,并清除積水。
2、支設模板:
(1)模板與基礎、模板與模板間的接縫處用水泥漿(建議使用901塊速堵漏劑)、膠帶等封縫,達到整體模板不漏水的程度。
(2)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模板頂部標高應高出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3、灌漿施工:
(1)二次灌漿工藝應符合《設備基礎二次灌漿施工工藝》的要求。
(2)較長設備或軌道基礎的灌漿,應采用跳倉法分段施工,每段長度不應超過5m。
(3)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漿時,應從設備底座中央或一側開始灌漿。
(4)設備基礎二次灌漿前,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灌漿方式。